同志们:
这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认识,分析形势,交流经验,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刚才,传达学习了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工作,大力开发和集聚人才资源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动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做好全省人才工作。这次会上,寓群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未雨绸缪、破解难题,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并深刻论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才观与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是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树立科学人才观,确立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具有开创性和决定性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才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山东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全社会的人才意识大为增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开始成为广泛的共识。二是人才数量逐年增加,全省人才队伍总量达到575万人,占社会总人口的6.3%,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3331人。三是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不仅人才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职称结构日趋合理,而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中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中青年人才已经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五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推进全省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领军作用、中坚作用、带动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也应当看到,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的是,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比较短缺,高新技术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新兴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尤其不够,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人才匮乏,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竞争机制有待进一步形成。我们要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深对人才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充分认识人才在党和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人才为本。二是充分认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落实科学人才观,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三是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落实科学人才观和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二、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要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从山东实际出发,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明确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做好人才工作, 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各个方面。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突出县以上党政领导人才、企业家、高级专家三个重点,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荟萃齐鲁、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崭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工作目标是: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努力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使我省人才队伍的总体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应的人才资源强省。到2005年,全省高层次人才达到21万人,高级技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工人比重达到10%以上;到2010年,高层次人才达到35万人,高级技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工人比重达到20%以上。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管理体制与配套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学术环境、工作环境和创业环境,使山东成为各类优秀人才一心向往、建功立业的重要地区。
把握做好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做好人才工作,根本目的是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去年省委工作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大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全省上下认识高度一致,思想进一步解放,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200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2430亿元,同比增长13.7%;地方财政收入712.8亿元,增长2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26.7亿元,增长5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0.1亿元,增长13.9%;进出口总值446.6亿美元,增长31.6%,其中出口265.7亿美元,增长25.8%,实际利用外资112.6亿美元,增长7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8399.9元和3150.5元,分别增长10.3%和6.7%。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坚持“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想干、会干,用心去干,干出实效。做好这些工作,没有一大批人才作支撑是不行的。人才工作和人才资源开发必须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全省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坚持这“三个服务”,实质上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统一,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统一,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要围绕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要用发展来检验。因此,人才资源的规划、开发、调配和利用一定要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攻关课题和重要工作布局紧密配合,为加快全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进一步制定人才强省战略和人才发展规划。坚持统筹兼顾,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紧围绕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部署。着眼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着眼于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认真研究和分析所需人才的数量、素质和结构,把人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抓紧抓好。二是紧密配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吸引、调配和补充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保证重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三是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开放的眼光、务实的态度,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抓好人才工作。四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整合人才资源,形成人才资源的整体合力,集中力量攻克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课题。打破部门和区域垄断,加强宏观调控,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五是制定鼓励和吸引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工作或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引导人才向中小城市流动,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人才向人才匮乏地区和单位流动,推动应用型科技人才自主创业和向企业流动,鼓励农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创业,逐步解决人才积压和人才短缺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
三、突出人才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当前,要着力建设“三支队伍”,抓好“三个环节”,形成“五个机制”。
(一)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是加强党政人才执政能力建设。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在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和加强党性锻炼上下功夫。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配好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及时调整到重要领导岗位。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继续做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挂职锻炼、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素质。二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业能力建设。实施“山东省千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造就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家队伍。把具有实干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市场经济规则、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和法律的人才充实到企业决策层。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建设。以“新世纪人才工程”为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知名专家学者,一批在国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一大批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实施“泰山学者”建设系列工程为龙头,带动整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群体。抓紧培养一批急需的金融证券、法律、外经外贸和精通世界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
(二)抓好人才培养、引进、用好三个环节。一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扩大学校自主权,按市场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突出抓好高中教育。积极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经济建设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和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教育资源,建立完善多层次、开放型综合培养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推进人才继续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形成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二要大力引进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境内外人才密集区设立研发机构,借脑发展。支持和鼓励企业依托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推广等项目,面向社会招标揽才。支持和鼓励科研人才联合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或联合承担重大工程。充分利用海外留学人员趋向归国创业的有利时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鲁创业或以各种方式为国服务。鼓励和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人员进行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入股,自办或合办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要高度重视人才的使用。现在人才使用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存在一些片面认识,影响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人才的培养、引进是手段,使用才是目的。使用得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国家、对单位、对个人都有利;使用得不好,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对国家、对单位、对个人都是损失,而且又会对人才培养事业产生不利影响。要把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结合起来,既要有识才的慧眼,更要有用才的气魄;既要重视有高学历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才,又重视实践经验丰富、有真才实学的“土专家”;既要重视引进外来人才,又重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既要重视理论人才,又重视实用技能人才;既重视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又重视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既重视培养各类紧缺人才,也舍得花本钱培养“长线人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
(三)形成人才评价、选用、激励、流动、保障五个机制。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机制。一是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知识、能力和业绩,而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综合考虑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人才评价体系,使各类人才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二是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选拔和使用人才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开拓视野、拓宽渠道,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打破陈规,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重视培养青年人才、党外人才、妇女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三是充分调动人才积极创新、创造的分配与激励机制。要完善分配制度,奖惩分明,贡献与报酬挂钩,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创新、鼓励创造、鼓励奉献。对贡献特别突出的要实行重奖。同时,对基础工作、关键岗位和艰苦地区要有倾斜政策,不能使默默奉献者吃亏。四是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把坚持党管人才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改变由于条块分割、城乡隔离造成的人才闲置和浪费。五是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大力营造良好环境,积极构筑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
我省要在国内外人才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形成加快发展的人才优势,必须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要尊重人才。落实科学的人才观,首先就要尊重人才。既要尊重专家、学者、教授的知识贡献,又要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辛勤劳动;既要尊重老一辈人才的奉献,也要尊重中青年人才的作用;既要尊重留学归国与海外引进的人才,又要尊重自主培养的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积极贡献的,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都应当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贯彻尊重人才方针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在工作分工中必须改变重职务轻业务的观念,使各类专业人才愉快地从事专业研究;在领导决策中注重广泛征求和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分布在各行各业中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在工资、职称、住房、配车、出国等方面切实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才工作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崇尚人才的优良传统,为各类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搞好服务。
要支持人才。放手支持人才干事创业,及时把优秀人才放到重要工作岗位上培养锻炼。在他们工作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多帮助;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失误,要勇于为他们承担责任。正确看待某些人才的个性,把握主流,敢于大胆使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识人之智和成人之德,支持人才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到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领域立业。必须树立培养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和培养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人才同等重要,用好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和用好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人才同等重要的观念,支持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 到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居民社区中发挥聪明才智,成就一番事业。
要关心人才。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人才,真心实意地爱护人才。对各类人才要切实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热心、感情上贴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对有些人的缺点和不足,要耐心帮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也是关心爱护。要统筹区域和城乡人才发展,制定和落实鼓励人才到欠发达县市和农村工作的优惠政策,创新对口帮扶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门资金的资助力度,不断提高欠发达县市和农村各类人才的收入水平,逐步缩小东西部与城乡之间的人才差距。
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人才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保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保证人才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第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理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服务体制,优化人才培养、使用、流动机制,改善人才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党管人才不是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而是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不是简单延续党管干部的方式与方法,而是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管理内容和手段;不是限制、排斥、管死人才,而是爱护、凝聚、用活人才,努力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各级党委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第二,促进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处理好党管人才和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处理好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处理好党管人才和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努力做好识人和用人两项工作。要以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和发现、识别人才的基本途径。既注重品德,又注重能力和业绩,既看全部工作和一贯表现,又看在处理重大问题时的立场和关键时刻的表现。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在党和政府的人才工作中,对各类人才都要一视同仁地提供服务;在政府的奖励、职称评定中,对各类人才都要统一安排;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资源的运用上,对各类人才都要平等开放;在立法、执法和司法中,对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都要同等保护;在舆论宣传方面,对各类人才的创业活动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不断促进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三,求真务实抓好人才工作。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人才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提上重要议程,作为大事来抓。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于做好人才工作负有重要责任,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好人才工作,结合“三个体系”建设,把人才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切实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高度重视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各项工作。要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人才状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分析,理清工作思路,找准重点难点,明确发展目标,搞好统筹规划,拿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保持正确导向,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人才与人才工作的典型,起到示范与导向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今年是各项工作的“落实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关键在落实。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真抓实干,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面落实人才工作的任务。
同志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大量人才,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挥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